軟件公司2021年企業稅務籌劃怎麽做?近期很多客戶在谘詢關於軟件行業的一些稅負問題,如缺少進項、企業所得稅過高等,下麵小編就軟件開發業稅收問題,從各個方麵著手來做一個淺析。
作為信息化時代信息傳遞的基礎,軟件行業是一個多方麵適用的行業,和其他行業結合得非常多,市場要求巨大,軟件行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性新型行業,這也使得軟件行業成為了高利潤性行業。
從2008 年至 2015 年間,中國軟件行業市場總量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軟件行業業務收入從 2008 年的 7572.88 億增長到 2015 年的 42847.92 億,年複合增長率為 28.09%。 2009 行業收入為 9513.03 億,同比增長 25.62%。往後三年軟件行業為軟件行業的高速增長期,收入分別為 13364.02 億、18467.93 億和25022.34 億,同比增長分別為 40.48%、 38.19%和 35.49%。 2013 年至 2015 年,軟件行業收入為 30587.47 億、 37026.42 億和42847.92 億,同比增長分別為 22.24%、 21.05%和15.72%。
很多軟件公司忽略了對長期發展利益的重視,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注重經營方式,對稅務上沒有研究和籌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後期公司稅負壓力過重。
軟件行業主要的稅負問題是在進行納稅時,除了研發費用,主要就是人員的工資費用,一個團隊研發的軟件可能收益就是幾十上百萬,而人員的工資不能作為進項抵扣,最後導致公司缺少成本,賬目利潤虛高,企業所得稅壓力增大。
想要解決軟件行業的企業所得稅壓力,可以利用一些地方性的稅收優惠政策,運用總部經濟的模式,在園區享受個人獨資核定征收,個人獨資企業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總部經濟招商的模式也不需要企業在園區實體經營,隻要注冊地在園區內,即可享受園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在一些稅收園區成立一個或多個成本和公司業務相配套的個人獨資企業(根據體量來),把公司承接的業務進行分流,分包給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xx服務中心、xx工作室)來做,核定行業利潤率10%,個人所得稅最高2.1%,綜合稅率在3%左右。
案例:一家軟件信息技術公司,有400萬的真實無成本票的業務,按照查賬征收的話這400萬屬於純利潤,需要繳納以下稅費:
企業所得稅:400*25%=100萬,
增值稅:400*6%=24萬
如需要提取到法人私卡的話,還得交20%的股東分紅稅
解決辦法:公司在稅收園區成立一家軟件信息技術服務中心類型的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用服務中心來承接這400萬的業務,需要繳納以下稅費:
增值稅:400/1.01*1%=3.96(萬元)
個人經營所得稅:400/1.01*10%*30%-4.05=7.83(萬元)
附加稅:3.96*6%=0.24(萬元)
稅金合計:3.96+7.83+0.24=12.03(萬元)
400萬繳納12萬左右的稅就可以直接公轉私到法人私人賬戶,可以開專票,屬於個人經營所得,不需要進行匯算清繳。
推薦閱讀:
雙城記!市場準入 異地同標
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關於推行實名辦稅的公告》的政策解讀
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渝人社發〔2020〕62號)政策解讀